【男生還是女生在戀愛中更麻煩?】那些和男女都有過交往經驗的人給你的答案
- Alvin Yip
- 9月24日
- 讀畢需時 6 分鐘
已更新:9月25日

【男生還是女生在戀愛中更麻煩?】那些和男女都有過交往經驗的人給你的答案
在愛情裡,我們常會聽到
「男女大不同」的說法。
真正有過與男生、女生都交往經驗的人,
或最能體會這份差異有多大。
在 Reddit 上,
曾有一則引起廣泛討論的帖子:
「與男性和女性都交往過的雙性戀者,
在約會中最後發現了男女之間有哪些明顯的差異?」
🔹 男女之間,溝通的內容與方式真的不同?
溝通方式常是情侶間
最先感到「撞牆」的地方。
一些雙性戀者表示:
女生喜將「說出心事」
視為建立親密感的重要途徑,
甚至第一次約會就可能聊起過去的分手經歷,
或者分享最近的焦慮。
而我們在一項針對性別與伴侶互動的研究中
(Thomeer, Umberson, & Reczek, 2020)
也同樣看到此發現:
女女伴侶更重視消除情感界線,
會全面分享彼此的情緒,
把深度的情感交流
視為關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相對地,男男伴侶則更傾向維持一定的界線,
不一定會把情感分享當作親密的核心方式。
研究中也看到,
女性更傾向於透過「表達(Voice)」來溝通衝突,
而男性則更常使用「忽視(Neglect)」
的方式迴避問題(Alonso-Ferres et al., 2019)
然而,情緒智力(Emotional Intelligence, EI)
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。
當一個人的情緒智力較高時,
不僅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,
也更少會用冷漠或逃避來處理矛盾,
特別明顯見於對男性之中。
這一點觸動了很多人的痛點:
在感情裡,真正能保護關係的除了智商(IQ),
還有情緒智力(EQ)。
🔹 若男生不喜歡溝通,
那麼關於他們維繫感情的態度是什麼
在眾多常見「關係維繫的行為」中,
(例如承諾、理解、分工、自我揭露等等)
原來,對男性來說,
真正能顯著預測關係滿意度的,
只有一個因素:
就是伴侶是否能保持「正向」(positivity)的態度。
數據顯示,
「正向」對男性關係滿意度
的影響力極強(β=0.473),
單單這一項就能解釋超過一半(51.6%)的差異。
換句話說,如果我們想知道一個男性
為何覺得幸福或不幸福,
他的答案往往取決於伴侶
是不是樂觀、開朗、不抱怨。
用生活例子來說,
男性的關係滿意度就像是一杯水的水位。
對他們來說,
只要伴侶能夠保持愉快的情緒與正面態度,
這杯水就已經裝滿了一半以上。
至於其他的行為,像是溝通、承諾分工或深度理解,
雖然也重要,但在統計上卻沒有顯著提升「水位」。
(Legkauskas & Pazniokaitė, 2018)。
男性的習慣是「保持簡單」。
甚至更直白一點,
男人只要伴侶不麻煩,就開心了。
🔹 建立信任的方式
在一開始的時候,
男生較願意先交付自己的一切真心,
但偶爾會隨時間會變焦慮。
相反,女生比較慢熱,
但真正確認關係後,愛上你後,
信任的程度會非常穩固。
於一些研究中,
我們會看到男性較快能建立信任
(van den Akker et al., 2020)
在典型的信任遊戲測試中(trust game),
男性平均比女性更願意給予資源給他人。
在研究裡,女性會送出大約 50% 的遊戲金額,
而男性平均能送出 56%。
但對女性而言,「能否說心裡話」
對信任的影響力特別大,
一旦能敞開心扉,信任感會立即提升;
但對男性來說,即使不分享心事,
信任程度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。
而在一項利用 fMRI hyperscanning 技術
進行的信任遊戲實驗中,
也發現了明顯的性別差異:
男性的信任率高達 94%,
女性則只有 77%,
是一個較顯著的差距。
而其實女性在
「人際信任」與「自我揭露型信任」關聯更強。
(Qiu et al., 2022)
意思是她能否安全分享內心的想法,
是她「可不可以把心交給你」的關鍵。
同時,女性在評估對方是否值得信任時,
更重視 benevolence(善意):
即你是否真心為她著想,而非只顧自己利益。
🔹 表達愛意的方式:都是男生先說我愛你
一個經典的觀察是:
男性更傾向把「甜言蜜語或性愛」視為愛意的核心,
而女性則透過「情感溝通」來感受親密。
而男性更常成為
第一個說出「我愛你」的人。
這種現象在多個國家都觀察到,
例如巴西有高達 79% 的情況是男性先告白,
智利更達 81%,
而在英國與波蘭也分別有六成五至七成六的比例
(Watkins et al., 2022)。
研究者推測,
男性可能透過表白來加速關係的進展,
甚至推動性親密的發生。
有趣的是,雖然男性更常先說「我愛你」,
但在其他面向:
例如多久開始想表白、
多久真正說出口、
以及聽到對方回應時的喜悅程度,
其實男女之間並沒有顯著差異。
換句話說,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,
內心的情感強度其實相差不大,
只是男性更傾向用「表白」
來掌握關係的節奏。
研究還指出,
依附型態會影響人們
聽到「我愛你」的反應。
焦慮型依附的人聽到這句話時會更快樂,
因為它強化了安全感;
而逃避型依附者則可能感到不安,甚至不開心。
有過同性戀愛經驗的女生
皆表示能滿滿地感受到這一點:
在女女關係裡,兩人更可能透過長談、
情感交流來確認彼此的重要性。
在異性戀中,
則更傾向把「行動」與「親密行為」放在核心。
🔹 在戀愛裡,男生把你當成一種「角色」,
而女生會把你當作一個真實的人來對待 ?
一些雙性戀者在回顧過去的戀愛經歷時,
常提到一個強烈的差異:
男人把你當成「女朋友」,
女人把你當作「人」。
跟男生在一起時,
愛情更像是一種「社會角色」的歸屬,
例如你是我未來的妻子、我媽媽的好媳婦。
心中經常浮現:
「她願為成為我的妻子嗎,會跟我結婚嗎」、
「她會否是一個好的媽媽,好的太太」。
這種思維模式有時顯得比較「功能導向」。
甚至在社交場合裡,
他會很自豪地向別人介紹:
「這是我的女朋友。」
可是在那份驕傲背後,
對方或會感受到自己被濃縮成了一個身份,
而不是一個有想法、有感受的獨立個體。
相反地,女生和女生在一起時,
會比較像是一種
「我有被當成一個完整的人」的體驗。
她在意你的感受、
你的想法、你的需求,
不只是因為你是她的伴侶,
而是因為你就是你。
正如一位雙性戀者留言說到:
「和男生談戀愛最大的不適感,
就是他不在乎你是什麼樣的人。
他只看見『女朋友/妻子』這個角色,
看不見真正的我。」
🔹 所以,男生還是女生在戀愛中比較麻煩?
雖然有這麼多差異,
但最讓人不感爭論的結論是:
當一個人渣起來,不分男女。
無論是情感上的冷暴力、精神操縱,
還是背叛與欺騙,
在兩性之間其實沒有誰「特別壞」,「特別麻煩」,
真正讓人受傷的,
不是性別,而是人性。
❤️ 了解我們的 感情及婚姻諮詢服務
Alonso-Ferres, M., Valor-Segura, I., & Expósito, F. (2019). Couple conflict-facing responses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: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s a differential pattern.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, 28(3), 147–156. https://doi.org/10.5093/pi2019a9
Lambert, J. C., & Hopwood, C. J. (2016). Sex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ies across acquaintances, friends,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.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, 89, 162–165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paid.2015.10.004
Legkauskas, V., & Pazniokaitė, G. (2018). 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partner’s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behaviors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. Social Welfare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, 2(8):30
Qiu, J., Kesebir, S., Günaydin, G., Selçuk, E., & Wasti, S. A. (2022). Gender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trust: Disclosure behavior, benevolence sensitivity and workplace implications.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, 169, Article 104119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obhdp.2022.104119
Thomeer, M. B., Umberson, D., & Reczek, C. (2020). The Gender-as-Relational Approach for Theorizing Abou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of Sexual and Gender Minority Mid- to Later-Life Adults. Journal of family theory & review, 12(2), 220–237. https://doi.org/10.1111/jftr.12368
van den Akker, O. R., van Assen, M. A. L. M., van Vugt, M., & Wicherts, J. M. (2020). Sex differences in trust and trustworthiness: A meta-analysis of the trust game and the gift-exchange game.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, 81, Article 102329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joep.2020.102329
Watkins, C. D., Bovet, J., Fernandez, A. M., Leongómez, J. D., Żelaźniewicz, A., Corrêa Varella, M. A., & Wagstaff, D. (2022). Men say “I love you” before women do: Robust across several countries.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, 39(7), 2134-2153. https://doi.org/10.1177/02654075221075264
Wu, Y., Hall, A. S. M., Siehl, S., Grafman, J., & Krueger, F. (2020). Neural Signatures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Trust.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, 14, 225. https://doi.org/10.3389/fnhum.2020.00225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