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婚前冷腳】籌備婚禮中,決定不結婚的人


【婚前冷腳】籌備婚禮中,決定不結婚的人

【婚前冷腳】籌備婚禮中,決定不結婚的人



越接近婚禮,人會越想逃跑?


「我站在鏡子前,看著穿上婚紗的自己,

心裡卻只浮現一個念頭:如果有一天,我們離婚後,還能當朋友嗎?」

這句話,出自一位受訪者在取消婚禮後的回憶。


她不是唯一一個這樣的人。

根據一份來自 Monk 等學者(2020)的質性研究,

30 位主動取消婚禮的人中,

絕大多數在試婚紗、選音樂、確定場地的過程裡,

開始意識到「這段關係不對了」。


婚前冷腳(pre-wedding cold feet),

不是一時衝動的反悔,而是來自更深層的察覺: 

「我不肯定能否和這個人走完一生。」


➡️ 婚禮籌備,為什麼反而加速分手?


當關係進入「籌婚」階段,

雙方會被迫處理許多未曾面對的現實問題——


▸ 財務共識(誰出錢?怎麼分擔?)

▸ 家庭立場(婆媳關係?誰的意見主導?)

▸ 生活規劃(是否要小孩?住哪裡?)

▸ 情緒溝通(衝突時的反應?冷處理還是情緒勒索?)


研究中,有一位女性說得很直接:

「籌婚讓我們每天都在爭吵,我

突然意識到:我們不是適合結婚的人,

只是走到不得不結婚的時間點。」


這就是所謂的「關係慣性」陷阱:

當投入愈多,反而愈難抽身,

因為太多人事物已經綁在一起。


➡️ 而分手,比結婚更難說出口


受訪者平均與伴侶交往超過四年,

有一半的人經歷過「分手又復合」的循環,

顯示這些關係其實早有問題,

但雙方都還沒準備好面對。


而真正決定「拉開距離」的三個觸發因素,

經常來自:


▸ 反覆出現的紅旗:如伴侶爆怒、控制、消極對話或隱瞞行為

▸ 缺乏尊重與支持:一方總是自我中心、不願溝通

▸ 自己也對自己質疑:當事人覺得「在這段關係裡找不到自己」


其中,「被催促要結婚」與「擔心辜負父母」

成為最大的壓力來源之一。


➡️ 穿上婚紗時你想的是什麼?


有趣的是,很多人不是在衝突中離開,

而是在想像未來時突然停下來。


心理學上這種能力叫做「未來視野(future visualization)」

當你能跳出當下的激情與表象,

去看十年後的自己是否還願意陪在對方身邊,

那一刻,你會更誠實。


研究中有位女性說:

「我看著試婚紗時的自己,

突然發現:我笑得好不自然。

我不是在期待婚禮,我是在完成任務。」


➡️ 結婚前,你該問自己的五個問題


🔹 我喜歡現在這段關係的樣子嗎?

還是只喜歡「它終於走到結婚」這個成果?


🔹 我有沒有曾經強迫自己去忽略一些「小問題」,

只是因為怕麻煩?


🔹 在重大爭執中,我們是站在一起找方法,

還是各說各話?


🔹 我是在跟他結婚,

還是在跟「這個階段的自己」做交代?


🔹 如果一切重新來過,

我還會選他嗎?


➡️ 在所謂逃婚之前,你終於選擇了自己


研究的作者在總結中說到:

「婚約從來不是一份保證,而是一面鏡子。

它會放大你對未來的想像,

也會逼你面對真實的關係樣貌。」


婚前冷腳的出現,

反而代表你對婚姻這件事很認真、很重視。


如果你正在猶豫是否該結婚,

或者對關係感到不安,不代表你有問題。

可能,你只是終於不願意再騙自己。

你只是開始對自己誠實了。



Monk, J. K., Kanter, J. B., Jamison, T. B., & Russell, L. T. (2020). Beyond cold feet: Experiences of ending engagements and canceling weddings.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, 37(12), 2921-2940. https://doi.org/10.1177/0265407520942590



❤️ 了解我們的 感情及婚姻諮詢服務

Comments


Alvin Yip

超過十年感情諮詢諮商經驗

以往多次協助單身人士尋覓真愛

現則為復合挽回婚姻狀況等

感情問題作諮詢

曾提出『黃金二分鐘』定律

蔚為一時佳話

曾接受《TVB》《Viutv》

《香港01》《香港電台》

等多家媒體訪問報導

亦舉行首個商場極速約會派對活動

一切愛情感情

婚姻疑問第三者婚外情出軌問題

歡迎預約諮詢

  • Instagram
replicate-prediction-xaopk3jbgknfhfl2dmn6z563je.png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