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軌是人之常情?】淡化自己出軌事件的人
- Alvin Yip
- 19小时前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
【出軌是人之常情?】淡化自己出軌事件的人
出軌背後,
究竟是誰在承受一切?
除了要面對伴侶劈腿這件事情外,
有庴更需要承擔
對方後續應對方式所帶來的二次傷害。
不是每個人
都會為自己的出軌行為痛哭流涕,
有些人選擇「快速略過」;
有些人會說:「就真的只有一次而已」、
「都已經過去很久了,還要說多久?」
他們不是不知道你難過,
而是認為你那份難過「不值得一直說」。
🔹 他說:只有一次,不需要這麼大驚小怪
淡化出軌的人,
會用「人性弱點」的說法來為自己開脫。
「人哪有那麼完美?」
「這不代表我不愛你」
出軌只是一場意外,
是一時衝動、是荷爾蒙作祟,
是壓力太大、感情太悶、喝了點酒。
🔹 輕描淡寫的他
有些出軌者總想盡快結束
這個不舒服的話題。
他不是試圖讓你被理解,
而是希你趕快忘記。
說穿了,他想處理的,
是你因為外遇而產生的「情緒成本」。
🔹 他真的覺得沒那麼嚴重?
在我們接觸的伴侶諮詢個案中,
的確會出現這樣一種令人難受的現象:
出軌者不但不覺得特別嚴重,
甚至覺得這是人之常情。
「男人嘛,誰沒幾次?」
「我沒有愛她,我只是一時衝動。」
「我們之間感情早不好了」
你以為他盡力掩飾,
但更深層的可能是:
他真的覺得沒什麼。
這並不表示他分不清對錯,
而是他心中那個「道德雷達」暫時關機了。
心理學上稱這種現象為
「道德推脱傾向」moral disengagement
這類人並非不知道行為不當,
而是具備心理上「忽視對錯」的能力,
可以暫時關掉內疚感,
以便繼續覺得自己是可以的。
研究指出,
道德推脱傾向是外遇行為
的重要心理因子之一。
正是這樣的心理機制,
讓某些人在出軌後的態度,
與你預期的不太一樣。
🔹 為什麼他可以這麼快淡化?
他的出軌,也許只是填補寂寞、追求刺激、
肯定自我、或者一時迷失,
但這些對你都不重要。
因為你經歷的是:
對自己判斷的懷疑(我是不是眼光太差?)
對自我價值的否定(我是不是不夠好?)
對愛的整體信任崩塌(是不是每段關係都會有背叛?)
而這些傷,
是無法用「過去就讓它過去」來簡單蓋章的。
🔹 你知道他的心中在想:「你為什麼還不能放下?」
淡化出軌事件的人,
最常出現的語言,或是:
「你到底想怎樣?」
「你一直講,我可以怎樣呢?」
「你那時候都接受道歉了,到底還想聽什麼?」
這些話的弦外之音是:
應該要沒事了,你怎麼還在痛?
🔹 出軌只有零次與無限次?原來是心理現實?
有一句常被引用的說法是:
「出軌只有零次與無限次。」
乍聽之下好像有些極端,
但其實背後有心理學的支持。
Mills(1958)經典的「作弊實驗」中發現:
一個人如果做了一次不誠實的行為,
事後會調整自己的態度
來讓自己感覺那行為沒那麼糟。
換句話說,當一個人做過出軌行為,
他有可能不是更後悔,
而是會開始認為「其實沒那麼錯」,
這是為了維持一定程度的自我認知。
這種「做了會改態度」的現象,
就是常用的自我合理化,
也是出軌後再次犯錯的風險心理根源。
🔹 「對待的態度」是真正決定關係能不能修復的關鍵
有些人犯錯會痛哭、道歉、面對、承擔,
願意與你一起慢慢修補信任,
甚至接受你一段時間的不穩定與疑慮。
而有些人,只想把錯誤丟在你手上,
然後說:「這是你的問題,不是我的」。
當錯誤變成你的情緒負擔,
而不是他的行為責任,
這段關係,就只剩下你在努力。
心理學研究發現,
大多數出軌者在面對伴侶情緒時,
會採取否認傷害性的策略。
例如會說
「你真的不要太誇張」,
甚至反過來指控你
「你真的沒有做過嗎」、
「一直抓著不放」。
這種態度會讓受傷的人
陷入極大的否定感:
你明明正在面對一場關係的重大創傷,
但他卻告訴你「這根本沒什麼好受傷的」。
於是,變成二次的傷害。
當一個人無法承認行為的輕重,
還用話語輕鬆漂白,
對方只會越來越無法說出心裡真正的痛。
關係也就從「事件處理」
退化成「情緒壓制」。
🔹 被出軌一方,想知道更多的原因
你之所以一直問,一直想知道細節,
是因為你希望確定:
這段關係,仍是值得你留下來修補的。
你希望找到一個支持,
是對你「選擇留下」的認證。
🔹 當他說「人性本來就會出軌」
事實是:不是每個人都這樣。
有些人說出軌是本能,
是常情,是無法避免的。
但也要知道,不一定是真理。
簡單一句,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外遇。
❤️ 了解我們的 感情及婚姻諮詢服務
Aignesberger, V., & Greitemeyer, T. (2025). Morality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: The role of moral disengagement in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, definitions of infidelity, and committed cheating. Personal Relationships,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.
Alexopoulos, C. (2021). Justify my love: Cognitive dissonance reduction among perpetrators of online and offline infidelity.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, 38(1), 1–23. https://doi.org/10.1177/02654075211037740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