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條件普通卻充滿自信的單身一族】當普信男與普信女進入戀愛中
- 小編
- 44分钟前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
【條件普通卻充滿自信的單身一族】當普信男與普信女進入戀愛中
他長相普通,談吐一般,
沒什麼特別才能,
但卻極其自信地認為自己值得最好的另一半。
她條件不突出,說不上漂亮、
沒什麼經濟基礎,但眼光極高,
對伴侶條件設下天花板,
彷彿身邊所有人都配不上她。
這些人被網絡世界統稱為:
「普信男」「普信女」。
➡️ 你身邊有普信男、普信女嗎?
普信不只在表面,而藏在潛台詞裡
普信不限在外貌,也不在薪資條件,
而在一種潛意識裡的「你們都該來配我」的氣場。
你身邊也許就有這樣的人:
他一邊對自己外貌毫不在意,
卻說女友不夠「打扮」、
不夠「有女人味」。
她一邊月薪兩萬,卻嫌棄男友沒買房、沒年薪百萬。
普信男常見台詞是:
「我也不差吧」、
「她只是眼光太高」、
「我對女生其實滿挑的」。
普信女常見台詞則是:
「我值得更好的」、
「我不想湊合」、
「我配得上最好的人」。
他們說話的樣子不帶惡意,
但卻讓人忍不住心裡咕噥:
「你哪裡來的自信?」
➡️ 你會發現,普信女其實更多
不少人發現,
在日常對話與社交平台上,
普信女的存在感似乎更高。
她們敢說、敢表達、敢發文,
她們會說「男生要上進才配得上我」、
「如果他連...都做不到,那我真的沒辦法」。
甚至在交友條件中明確寫上:
「沒有年薪百萬請不要來」、
「低於 180 公分就算了」。
但問題不在於她們有標準,
而是她們一一的標準
常常遠遠超出她們自身條件所構成的匹配度。
說白了,就是「不對等的挑惕」。
➡️ 但社會更容易接受普信女?
這其實不難理解:
因為女性比男性表達自信,更被現代社會鼓勵。
現在「女生要愛自己」的風氣盛行,
「高標準」被視為懂得自我價值的象徵,
所以即便出現了「普信女」,
她也可能被包裝成是一種「
有自信、懂得篩選」的女性樣板。
而男性就沒那麼幸運了。
一旦他的條件不佳、卻語出驚人,
很容易就被扣上「自我感覺良好」的帽子,
被網民群起嘲諷。
但,普信不是誰的專利,
也不是性別的問題,
而是「自我覺察與現實感的落差」。
➡️ 你曾好奇:他/她們的自信到底從哪裡來?
「過度補償」型
過去曾因外貌、學業或家庭背景而感到自卑,
為了擺脫那份無力感,
他們學會用「語言建構」自我價值,
久而久之就真的相信了。
「社交過濾器」型
這類人經常混在一群不敢挑戰他的人之中。
當你長年被附和,
慢慢就以為自己的觀點真的比較高明,
久了就產生「我才是合理標準」的錯覺。
「幻想式戀愛觀」型
腦海中沒有多少「對等價值建立」的想法。
這種「過度肯定+缺乏現實校準」的組合,
是養出普信人格的溫床。
當然,也有些人,是用自信包裝焦慮。
還有一些人,根本不知道自己「普信」,
因為他們沒看過外面的世界。
這些人不是壞也不是什麼,
而是從未真正被提醒過自己站在什麼位置、
擁有什麼樣的關係能力。
➡️ 當你成為他的/她的伴侶,你會發現。。。
▸ 他真的覺得自己是完美的
在一起之前,
你可能只覺得他有點自信、
有點話多、有點自我。
但在一起之後,你會開始懷疑:
這份自信,其實是對你「不理解」的開端。
與普信型人格談戀愛,
最累的不是對方條件不夠,
而是他從不覺得自己該改。
因為在他的認知裡:
我已經不錯了,是你太難搞,
你永遠是問題的一方。
▸ 對方總是在說教
不管你分享的是情緒還是困擾,
最常得到的回應不是傾聽,而是評論;
不是陪伴,而是指導。
你說你今天在職場受委屈,
他說:「那你也要學會情緒管理啊。」
你說你最近壓力大睡不好,
她說:「壓力這種事要學會自己排解,
不能靠別人啊。」
你說你覺得他冷漠疏離,
他說:「你應該要成熟獨立一點。」
這些說法,表面看起來像建議,
本質上是從沒有真正聽你說話。
普信者最擅長的,
是把自己擺在「教練」的位置,
而不是「夥伴」的位置。
➡️ 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關係
普信人也可以和某些伴侶合得起來
說了那麼多普信男、普信女的狀況,
但你一定也曾看過一些關係:
明明其中一方極度普信,
另一方卻願意、
甚至甘之如飴地陪伴在身邊。
有時候,普信人族確實能與某些特定性格的人
形成「高自信 × 高包容」的關係動態。
這類型的伴侶,可能有以下特質:
▸ 性格穩定、具備衝突耐性
他們不喜歡爭執,寧願讓對方做主、
放大自信也不願進入拉鋸;
▸ 不介意被評價
在這樣的結構中,
他們反而會感到安心,
彷彿「有人幫我作主」是一種保護;
只要一對情侶關係中找到了各自的定位,
即使在外人眼中看來不是那麼健康,
其實都能穩定下去。
❤️ 了解我們的 感情及婚姻諮詢服務
今天一起為你的感情問題找到新方向
Comment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