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當他說,我不知道還愛不愛你】這句話背後,藏著的幾個真相

已更新:5月16日


【當他說,我不知道還愛不愛你】這句話背後,藏著的幾個真相

【當他說,我不知道還愛不愛你】這句話背後,藏著的幾個真相



「我不知道還愛不愛你。」

這句話,有些人是在某次爭吵之後聽見的。


它像一把懸在半空的刀,

還未割下、但又放不下,

又時刻提醒你:

這段關係已經同了。


在諮詢裡遇過不少人,

在聽見這句話後,

陷入長時間的自我懷疑與拉鋸。


➡️ 這句話,真的只是一時的迷惘嗎?


先說一句誠實的話:

當一個人說出「不知道愛不愛你」的時候,

通常不至於完全沒有感覺,

而是「現在沒有確定到覺得能承諾你」。


這裡的「不知道」

隱藏了幾種可能的意思:


「沒有到非你不可。」

「是有愛的,但我在觀望這段關係是否適合長期走下去。」

當然,也可以是:

「我其實對你沒那麼有感覺了,

只是不可能說出這句話。」


聽起來很模糊,

但真實的感情常常就是這麼曖昧不明,

甚至連當事人自己都說不清楚。


而「不知道」本身也的確是一個答案,

它的本質比較像是「暫時不願意給承諾」。


➡️ 那你該怎麼辦?比起逼問更好的選擇:是看清


你可以從三個層面評估:


他說這句話後,有試著靠近還是漸漸抽離?


有些人說完之後,會變得更主動、

更願意花時間跟你相處,

這可能代表他是真的誠實表達迷惘。


▸ 你們之間的互動,是雙向投入還是單向配合?


當一段關係裡只有你在維持情感、

主動關心、做計劃,而他只是配合、敷衍,

那麼「不知道愛不愛你」

很可能是一種被動分手的前奏。


你能在這種情形之下如常戀愛嗎?


很多人在聽到這句話後,變得小心翼翼,

怕說錯一句話、做錯一件事就「讓他更不愛我」。

這樣的相處反而更加推向分手的結局。


➡️ 女性比男性,更容易失去「愛情的感受」


根據 Saurabh Bhargava 博士的研究,

他追蹤了近 4,000 名異性戀成年人,

橫跨剛交往、訂婚、甚至結婚數十年的情侶。


結果在研究中發現:

與戀愛關係較短的女性相比,

在長久關係中,

女性對「愛情」的感覺減少了近 60%;

而男性的感受變化極小,僅下降了 0.4%;

是一個非常誇張的對比。


研究者解釋女性在關係中

能更敏銳地察覺到親密感的變化,

也更容易因為失落而逐漸產生心理疲勞。


而當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,

很多女性會選擇結束關係,

不是因為她們不珍惜,

而是她們早已試過努力,

但是另一半沒有發現。


➡️ 「你們距離分手,還剩多久?」


有情侶之間的互動也會開始進入

「應付型」、「無感型」、「任性型」三個常見模式:


▸ 應付型


對方仍履行表面責任,

例如吃飯、見面、傳訊息,

但沒有實際交流。


▸ 無感型


對你發生什麼事,他越來越沒反應。

常見對白是「你又怎樣了?」。


▸ 任性型


開始表現出挑戰界線的行為,

晚回、故意講些傷人的話。


而同時也有研究指出: 

「交往多久」並不能準確預測一段關係是否幸福或健康。


相反,真正能預測一段關係變化的關鍵,

是你們離終點還有多遠。


原來預測感情滿意度時:

「距離分手的時間(time-to-separation)」的解釋力,

是「交往時間(time-since-beginning)」的兩倍。


就是說,

快分手的伴侶,會出現一連串非常明顯的情緒與互動下降,

而一對情侶「即使已經一起十年」,

這種時長本身並不能準確預測幸福或不幸福。


➡️ 感情中的再投入 reinvest


這裡說的,不是指你要努力哄回對方,

也不是你要低姿態挽留,而是:


兩個人是否都還願意再次把情感、

注意力與期待,重新投放在這段關係中。


2013年,有一項綜合分析報告,

彙整了35項針對親密關係維繫的研究成果,

當中發現 感情中的再投入 reinvest 有著五種策略:


▸ Positivity(正面態度):保持愉快、親切、積極的行為

▸ Openness(開放性):願意溝通、談論感受

▸ Assurances(保證):重申對關係的愛與承諾

▸ Social Networks(社交網絡):將伴侶納入自己的人際圈

▸ Sharing Tasks(分擔責任):一起分工生活瑣事


而這些維繫行為與伴侶滿意度最大的關聯

是 Assurances(保證)和 Positivity(正向)。


而在「愛」Love 這個變項中,相關性最高的是

Assurances(保證)。


保證 是指伴侶之間所給予

彼此的安全感與穩定感承諾。


這些承諾不只是說「我愛你」,

還包括對未來的計劃、對關係的忠誠、

以及在困難中不離不棄的信號。


根據溝通學者 Stafford & Canary(1991) 

解釋,就是:


 「表達自己對關係的承諾、

肯定雙方有共同的未來,

以及願意為這段關係付出努力。」



❤️ 了解我們的 感情及婚姻諮詢服務


Ogolsky, B. G., & Bowers, J. R. (2013). A meta-analytic review of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and its correlates.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, 30(3), 293–317. https://doi.org/10.1177/0265407512463338


Sailor, J. L. (2013).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of falling out of romantic love. The Qualitative Report, 18(37), 1–22.


Bhargava, S. (2023). Experienced love: An empirical account. Psychological Science, 35(5), 1–22. https://doi.org/10.1177/09567976231211267


Bühler, J. L., & Orth, U. (2025). Terminal decline of satisfaction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: Evidence from four longitudinal studies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.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. https://doi.org/10.1037/pspp0000551

Comments


Alvin Yip

超過十年感情諮詢諮商經驗

以往多次協助單身人士尋覓真愛

現則為復合挽回婚姻狀況等

感情問題作諮詢

曾提出『黃金二分鐘』定律

蔚為一時佳話

曾接受《TVB》《Viutv》

《香港01》《香港電台》

等多家媒體訪問報導

亦舉行首個商場極速約會派對活動

一切愛情感情

婚姻疑問第三者婚外情出軌問題

歡迎預約諮詢

  • Instagram
replicate-prediction-xaopk3jbgknfhfl2dmn6z563je.png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