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為什麼出軌成了自然的事】當一個人對所有人都過度調情、沒有邊界感

Alvin Yip

【為什麼出軌成了自然的事】當一個人對所有人都過度調情、沒有邊界感

【為什麼出軌成了自然的事】當一個人對所有人都過度調情、沒有邊界感



有人總能在工作或社會場合裡自然而然地展現親和力,

然而,若「熱情」演變成「過度調情」,

甚至行為上毫無邊界感,

便會讓伴侶感到不安。


➡️ 「過度調情,沒有邊界感」


毫不避忌地釋放曖昧訊號


一般社交場合下,

有人也許會通過微笑、

幽默或玩笑來活絡氣氛。


然而,若一個人面對不同對象時,

都習慣擁有親密的肢體接觸、

眼神挑逗,或使用各種曖昧言詞,

一旦超越了普通互動的分寸,

就是下文的開始。


如另一方忽略尊重伴侶的態度


感情的穩定,

雙方總有著與異性間安全的距離:

簡單一句就是與外人相處時,

確保不會令他人對自己產生錯誤的期待。


若表現出「誰都可以曖昧」的姿態,

等同扼殺了自己在伴侶心中的信任度。


邊界感喪失,情感立場不明


何時該退讓、何時該避嫌、

何時需先考慮伴侶感受,

也是情侶間相的內容之一。


➡️ 過度調情容易走向出軌


持續曖昧環境,降低自我警覺


當一個人對任何人都能過度親近,

甚至有意無意講話含糊、

身體接觸頻繁,

無疑也是為自己創造了一個「充滿可能性的環境」。


同時,忠誠意識也會被逐漸稀釋,

因為你的曖昧已成了日常行為。


一旦遇到有人主動回應或誘使更深的行為,

容易一腳踏進更危險的地帶,

產生實質上的出軌。


產生錯覺「我只是維持友好」


有些人認為:

「我只是喜歡與人交流,

更愉快的相處又怎樣?」


但如在言語或行動上總帶點調情味道,

就會給他人帶來錯誤信號。


當距離拉近,

原本只是「朋友」的界線便更加模糊了。

若再加上心靈或身體層面的共鳴,

或者酒精的原因,

出軌便悄然發生。


你會有更多的誘惑


吸引各式各樣的人靠近,

等同於給自己帶來更多「機會」。


在眾多可能性中,

若你的感情生活出現不順,

或者與伴侶不和,

就會容易與從這些曖昧對象中尋求「慰藉」。


➡️ 對親密關係的負面影響


破壞互信,安全感流失


若伴侶觀察到你對所有人都過度熱情,

超出正常社交範圍,

便會產生「我在他心裡到底有什麼特別?」的自我懷疑,

同時也無法確定你是否是一個專一的人。


爭吵不斷


當另一半多次目睹或聽聞你與他人曖昧互動,

難免產生嫉妒或憤怒,

而你可能認為「我不過在社交,沒什麼好生氣」。


雙方都有道理

但的確不滿感也日益增多,

彼此都會感到被誤解,導致關係緊張。


伴侶可能發展防衛或報復心理


長期面對伴侶過度調情的行為,

有些人可能開始懷疑自己吸引力不夠,

產生自卑或防衛心理;

也有人可能選擇

「既然你都跟別人曖昧,那我也可以」的心態,

最終導致雙方各自出軌,加速感情破碎。


➡️ 該怎樣面對或調整?


正視自己行為,承認人與人或需有邊界


如果你認真想維持這段關係,

或需誠實檢視自己的社交模式:

是否常常不自覺地對別人給出錯誤訊息?

是否在對話中喜歡用曖昧的語氣或肢體接觸?

認清這些跡象,也就是反思。


與伴侶坦誠溝通


如果你只是個習慣親切熱情的人,

但不想傷害伴侶,

那麼主動向伴侶解釋自己的性格與意圖也很重要,

同時也要傾聽伴侶對此的感受。


建立健康的社交邊界


不論是不是親和力強的人,

或需在外人或同事面前把握好分寸。


例如,維持適當的肢體距離,

不在公共場合與異性過分打鬧;

與他人的互動保持在禮貌與關心之上,

避免讓人誤解為「我對你另有所圖」。


當邊界感清晰,

他人都會作出同樣轉變。


不清楚自己的自制力,

那就避免放自己於危險位於


有意無心主動製造誘惑環境,

若自制力不足,加上誘惑無處不在,

出軌就變得更容易了。



❤️ 了解我們的 感情及婚姻諮詢服務

Comments


Alvin Yip

超過十年感情諮詢諮商經驗

以往多次協助單身人士尋覓真愛

現則為復合挽回婚姻狀況等

感情問題作諮詢

曾提出『黃金二分鐘』定律

蔚為一時佳話

曾接受《TVB》《Viutv》

《香港01》《香港電台》

等多家媒體訪問報導

亦舉行首個商場極速約會派對活動

一切愛情感情

婚姻疑問第三者婚外情出軌問題

歡迎預約諮詢

  • Instagram
replicate-prediction-xaopk3jbgknfhfl2dmn6z563je.png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