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情緒穩定是愛的條件嗎?】情緒穩定不只是一個人的責任
- Alvin Yip
- 5月13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已更新:5月14日

【情緒穩定是愛的條件嗎?】情緒穩定不只是一個人的責任
在伴侶諮詢中,
會聽到一方抱怨另一方「情緒太不穩定」。
這個時代,人人都在談「情緒穩定」,
社交平台上甚至將它列為擇偶條件之一。
但什麼是真正的情緒穩定?
而當被要求情緒穩定,是自我成長,
還更是一種看不見的控制?
➡️ 情緒穩定,我們覺得的是……
情緒穩定不是沒有情緒、
不是永遠平靜,更不是忍耐到底。
真正的情緒穩定,
是在有情緒的時候,
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,
並有能力去調節、表達和回應。
不是壓抑情緒,而是承認情緒的存在,
並能以不否定自己的方式去面對。
一個情緒穩定的人,
不一定每天都笑容滿面,
但他會願意說:
「我現在不ok,給我一點時間。」
不需要把所有的感覺都包裝得完美,
也不會用爆炸或沉默去逼迫對方讓步。
而真正令人安心的伴侶,
也不是永遠沒有情緒波動的人,
而是你知道他不會忽然情緒失控,
更不會用情緒懲罰你。
➡️ 單方面被要求情緒穩定,是在 PUA 自己嗎?
有一些諮詢個案,
一方在關係中被反覆要求「冷靜一點」、
「你不要那麼激動好嗎?」、「你又來了」,
結果那個人開始質疑自己:
是不是我不夠成熟?
是不是我真的太多情緒了?
當一段關係裡,
只有一方被要求「成熟」、「情緒管理」,
而另一方卻從不願意理解或承擔,
那這種「情緒穩定」的要求,
其實是一種柔性的控制:
你要乖,你要忍,這樣我們才能和平相處。
這樣的關係,的確有點像 PUA(心理操控):
我努力讓自己不吵不鬧、做一個懂事的伴侶,
希望對方就會回頭看見我的價值。
➡️ 找出自己的情緒觸發點在哪裡
那麼,情緒就可以不管嗎?
當然不是。
是知道自己哪裡容易被觸發,
知道自己的雷點在哪裡。
每個人的情緒敏感帶都不一樣,
有人怕被冷落,有人怕被誤解,
有人對語氣敏感,
有人對時間安排特別在意。
例如,有人會因為
「伴侶遲回覆訊息」而情緒崩潰,
事後又很後悔自己發脾氣。
深入了解後才發現,
她的過去曾經歷被忽略與背叛的關係,
因此「對方遲回應」會令她不安感放大。
只有當我們看見情緒的源頭,
才能把「情緒穩定」變成一種真誠的狀態,
而不是強迫自己演出「冷靜」的表象。
➡️ 情緒不穩定的那個人未必很累
但和情緒不穩定的人相處,真的會很累
情緒激動的人,未必會令自己累,
甚至有人會說:我就是愛發瘋。
在情緒爆發的當下,
他可能感覺到了「釋放」。
但被這樣的情緒頻率包圍久了的伴侶,
卻會慢慢變得疲憊。
這種疲憊不是單純的身體疲勞,
而是一種心理壓力:
我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爆發、
我怕踩到地雷……
長期與一個情緒反應起伏大的人相處,
就像在地雷陣行走,
不小心一腳就會引發一場爭吵。
這種相處模式會窒息。
➡️ 而有時候,多一點認知,情侶之間相處會更舒服
想強調的是,
很多時候所謂的「情緒不穩定」,
並不是不可改變的個性問題,
而是缺乏理解的結果。
✅ 例子:他不是冷淡,只是他只懂用他的方式關心你
情境:你說你身體不舒服,
他沒有特別抱你或說什麼感性話,
只是淡淡地問:「吃藥了沒?看醫生了沒?」
有些伴侶會認為:
「你都不是真的關心我,不會講些安慰的話嗎?」
認知之後:
有些人表達愛的語言就是「實際行動型」的,
他不擅長說甜言蜜語。
多一點認知後,看懂對方的語言方式,
就是情侶之間的相處。
當我們願意多一步理解,
情緒的能量便不再是威脅,
而是建立連結的機會:
情緒很多時只是訊號,不是敵人。
➡️ 想補充的一些話:
除了你以為的「情緒穩定」,
還有一些你可能沒想過的相處細節,
也深深影響著你們的關係:
▸ 道歉的能力
情感穩定的人也智發脾氣,
但發現自己情緒的確過頭後,
也能誠實說:「剛才我太衝動了,不應該那樣說。」
▸ 為什麼我們在愛裡變得不穩定?
有人也說:
我在其他人面前都很冷靜,
但不知為何,在他面前就會特別情緒化。
那不是因為你更差勁,
而是因為在愛裡,我們都顯露自己赤裸一面。
愛讓我們願意坦露自己最脆弱的內心,
但如果這些脆弱總是被否定、忽視,
那自然就會轉化成過度的情緒反應。
➡️ 愛,讓你們情緒穩定
在親密關係中,情緒傳染(Emotional Contagion)
是一個經常被忽略卻極其關鍵的心理現象。
穩定的情緒,會在關係中產生一種「情緒保護力」;
而不穩定的情緒,則往往會無聲地擴散,侵蝕雙方的安全感。
「情緒穩定」不是你一個人要做到的事,
而是兩個人願意為對方創造安全的相處空間。
情緒不是錯,也不是負擔。
成熟的關係,
總可以一起面對那些「不穩定」的時刻。
❤️ 了解我們的 感情及婚姻諮詢服務
今天一起為你的感情問題找到新方向
댓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