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在愛與不愛之間】有人以健康的戀愛來包裝不愛,也有人以愛來包裝不健康的戀愛。

【在愛與不愛之間】有人以健康的戀愛來包裝不愛,也有人以愛來包裝不健康的戀愛。
有時看似「健康的戀愛」,
其實內裡存在冷漠或疏離,
只靠「高姿態的理性」或「形式上的尊重」來維繫;
宣稱「我很愛你」,
也可以是在實際互動中呈現控制、
佔有、情緒勒索等不健康行為,
讓感情變得扭曲或壓迫。
我們或許都聽過「相愛容易,相處難」,
但在實際情侶關係裡,除了這句老話之外,
更該警惕的是:有些人表面上高度理性、
宣揚尊重與獨立的戀愛模式,
可能只是把「不夠愛」包裝成「健康愛情」;
另一部分人則用「愛你愛到無法自控」這種宣示,
掩蓋著種種不健康乃至有害的行為。
當我們深陷其中,如果不具備覺察能力,
往往容易受挫或受傷。
➡️ 有些人以「健康的戀愛」來包裝不愛
何謂「假裝理性健康」的戀愛模式?
表面上:強調尊重與空間
這種類型的戀愛強調
「我們都很獨立,不要互相束縛」,
甚至認為「不要吵架、不要干涉彼此生活」
才是高級、健康的愛情。
看似尊重彼此意願,
對外展現彼此都很理智,不黏不纏。
實際上卻是缺乏真正的情感付出。
那些「表面理性健康」的人,
可能只是在掩飾自己不想為對方投入太多,
覺得付出與心靈交流很麻煩。
因此,對伴侶需求漠不關心或應對敷衍,
並以「尊重你的獨立」做藉口。
➡️ 為什麼這麼做?
懶得付出或恐懼親密
可能是出於親密恐懼,
怕負責或怕受傷害,
所以透過保持距離維持安全,
也不想深入了解你的心思或需求。
表面上給人空間、
實則在防堵太深的連結。
逃避真相
也許一方不願面對情緒或責任,
於是採用彼此尊重獨立的姿態來迴避。
殊不知在關係裡,
若僅停留在高姿態的理論,卻
不投入足夠情感,
只是拖延或掩蓋「其實不想這麼愛你」的事實。
➡️ 危害與結果
對方感受被冷落
久而久之,若你想跟伴侶更深交流,
卻總碰壁或被敷衍:
「我們不是都說好了互相尊重嗎?」
這會使一方感到孤單、困惑,
不知道這段關係是怎麼了,
甚至懷疑戀愛的原因是什麼。
關係停滯
兩人或許和平相處,
但缺乏溫度與了解,
關係變得空泛,
也容易因為第三者的出現而出現分手情況。
➡️ 另外,有些人以「愛」來包裝不健康的戀愛
假「愛」之名,行控制或傷害之實
表面上:聲稱深愛或無法失去你
另一種極端是
「無時無刻黏著對方,
宣稱自己對情人無比深情」,
常常掛在嘴邊「因為我愛你,所以……」。
然而觀察言行,
卻充滿控制、佔有、甚至時常情緒勒索。
侵犯個人空間、強化依賴或支配
他會把不合理的要求、
監控與壓迫都合理化成
「我太愛你了,才會這麼在意」。
若對方想要一點自己的生活或自由,
他們會說「你不重視我」「你不夠愛我」。
不知不覺中,
另一方在這種「愛」的名義下,
失去自主與快樂。
心理背景與動機
不安全依附與恐懼失去
可能是焦慮依附型的人深怕被拋棄,
於是極力抓住對方的一切動態,
過度干涉或疑神疑鬼;
也可能是人格特質中較高佔有慾的展現,
把伴侶視為私有物品。
權力慾或自戀傾向
部分人雖口口聲聲說我太愛你了,
實質上卻是透過關係掌控來滿足自我,
以此證明「我是被需要的」。
遇到伴侶想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時,
他們就以「你難道不愛我嗎」打壓之。
常見情境與危害
情緒勒索與高壓相處
「若你真的愛我,就應該放棄跟朋友聚會」
或「你要讓我查你手機」之類,
都是披著深愛之名的操控。
長期下來,會讓對方感到被束縛、壓迫。
關係歪曲,難以健康發展
當感情充斥過度佔有與支配,
一方需不斷迎合「我好愛你才這麼要求」的邀請,
但實質已陷入不健康互動,
難以享受相聚時光。
➡️ 如何辨別或調整這些不平衡的關係?
衡量實際行動,而非言語包裝
觀察對方是否在意你真實需求。
不想付出的人總是在言語上談「尊重與獨立」,
但實質上對你需求漠不關心,
那恐怖只是冷漠與不愛的藉口。
查驗「深愛」是否同時壓迫你的自主:
若對方聲稱「愛你」,
卻讓你無法有自己的交友、
興趣或休息時間,
就該思考是否是操控。
回到相愛的初衷
若兩人真心在乎彼此,
會努力尋求能令雙方滿意的相處方式。
❤️ 了解我們的 感情及婚姻諮詢服務
今天一起為你的感情問題找到新方向
Commentaires